清华大学人事制度改革――科学发展 迈向一流
 
时间:2016-05-03 00:00:00   点击:

              新闻中心特约记者 靳闻

继续以拔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带动整体队伍水平的提高,是2008年人事和队伍建设工作的主线。清华积

极落实国家新出台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共申报8人,并被确定为首批20个海外高层次人才

创新创业基地之一。同时,在这一计划的推动和促进下,继续落实好清华“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计划”

实施办法。近一年来,又先后有德国马普光学信息和光电子研究所所长、爱兰根大学物理学终身讲席教

授王力军,曾先后任英国布鲁内尔大学和利物浦大学副校长的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宋永华、美国布鲁克

海文国家实验室终身研究员韦杰等多位杰出青年学者来校工作。2008年,清华共批准人才引进及高级访

问学者184人次,并制订相关细则,在部分院系进行了高水平学术团队青年人才引进及聘用试点。学校

始终坚持培养与引进并重的方针,分别制订了“中青年领军人才支持计划”和“基础研究青年人才支持

计划”的实施细则,首批支持理科院系基础研究青年人才9人。为加强高水平团队建设,还试行了特别

研究员制度。

    学校进一步深化教师职务聘任制等人事制度改革,继续向全球公开招聘教师系列的教授、副教授,

2008年新聘正高级职务80人、副高级职务190人。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工程实验技术队伍、职员队伍和

高技能工人技师队伍建设。博士后招收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进站人数和在站人数保持全国第一,2008

年在站博士后突破1000人。规范教职工年度考核流程,推行教师学术档案制度,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

通过加强聘期管理、切实实施“非升即走”和清理长期离岗人员等,促进人员合理流动,2008年转岗和

流动率均比往年提高。贯彻《劳动合同法》,规范清华非事业编制人员管理,启动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

同人员岗位设置工作。

    学校还完善“优劳优酬”激励机制,对特殊引进的人才实施协议工资制,对基础研究人才计划的入

选者和公共基础课教师等发放专门的津贴或补贴。为鼓励青年教师安心教学科研工作,学校还对年龄35

周岁以下、第一期聘任合同期内、在院系所等工作的初级、中级和副高级职务教师,每人每月发放青年

教师专项津贴。参照北京市事业单位调资标准,在职人员的职务补贴和离退休人员的校内生活补贴也有

所增加。